【评论】孙福生:苍茫宏旷 华润瑰丽——谈肖禹蓁的意向漆画
发布时间:2017-04-25 17:31:56    点击次数:3851

摘要:肖禹蓁的创作始终以创造“苍茫宏旷,博大荒疏”的意境为终极目标,作品具有强烈的精神指向,是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哲学思考,这是他作品的灵魂。为实现这一理想,他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总结出一套在东北高寒地区使用天然漆作画的方法,推动了黑龙江漆画事业的发展。在研究天然漆的过程中,创造了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苍茫宏旷 华润瑰丽的艺术面貌。

关键词:漆画  意境 高寒地区  天然漆  探索  应用  艺术语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中国人一直秉持的最高人文理想。无论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无论城镇居民还是乡村住户,人人都喜爱游历于山川之间,观光于湖海之滨,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中国人传统的乐山好水情怀,中国山水画得到国人的广泛喜爱,产生出许多山水名家和大量的山水画作品。随着西画东来,各个画种都有大量的以表现自然风光为主的作品涌现,同样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黑龙江漆画艺委会主任肖禹蓁就是这样一位以风景画创作为主攻方向的画家。

1.jpg

《天地玄黄系列之六》

一、追求“苍茫宏旷,博大荒疏”的意境美

肖禹蓁骨子里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他对国画中的山水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着迷于山水画所营造的意境美。他在观赏优秀山水作品时每每被其传达的意境深深感动,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观赏其它画种的优秀风景作品时,也同样能够被感动得啧啧赞叹。这就是他一直坚持创作风景画的原动力。他容易被意境感动,也是一个创造意境的高手。自从上大学从事漆画创作以来一直按照自己的心性在作品中营造“苍茫宏旷,博大荒疏”的意境,创作了一批震人心魄的风景作品。广东的一位友人评价他“是一个做意境的人”,可谓一语中的。意境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主观范畴的“意”与客观范畴的“境”完美结合后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情理、形神在创作中互相渗透,互相制约,逐渐在作品的绘制过程中形成了“意境”。意境很容易感受领悟却很难明确言传。意境的范畴非常广泛,有恬淡闲适的意境、闲静安谧的意境、深邃悠远的意境、磅礴凝重的意境,不一而足。而肖禹蓁更钟情于苍茫宏旷的意境,这是他个人独特的心理结构、性格、气质、情绪和感受力所决定的。无论面对自然还是作品,他最敏感于那种苍苍莽莽、博大旷远的境界,往往陶醉于其中,产生强烈的艺术表现冲动。近年来创作的《天地玄黄》系列、《万物无相》系列、《雾非雾》系列作品,都是在这方面探索的结晶。观赏这些作品时,第一眼,扑面而来的不是色彩和肌理,而是那种强烈的博大苍茫的气氛,一下子震动了观者的心,产生了驻足观看的愿望,各种不同的意象在画面中碰撞交织,浑然天成,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场,使人产生一种独自一人身处洪荒旷野中,极目远眺,发旷古悠思,感造化之神圣,思人之渺小的联想。画由人生,因为他是一个心胸开阔,勤于思想的人,所以他的审美取向上喜欢“博大宏旷”“亘古洪荒”的意境,使他的作品具有某种精神指向,更多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的哲学思考,这是他作品的灵魂。创造意境是他一以贯之的艺术理念。

万物无相之五.jpg

《万物无相之五》

二、探索独特的艺术语言

肖禹蓁漆画的意境美离不开他独特的艺术语言的支撑。他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早期以蛋壳镶嵌为主的雪景作品,一个是近几年以天然大漆为材料的几个系列的意向风景作品。

1、雪景系列

他早期的大雪景系列,首开黑龙江大幅作品蛋壳满镶的先河,如《思逐风云》、《山俯听音》、《雪落凡尘》、《雪育苍穹》、《山语问天》等,都是以雪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以蛋壳为主要材料表现雪的技法,经过一次次的探索更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镶嵌的蛋壳给人一种挥挥洒洒,疏朗飘逸的感觉,完全没有蛋壳镶嵌常出现的机械、板滞、局促、紧张的感觉。看他的雪景不会感到累,你甚至会不在意蛋壳的存在,而被画面所传达的苍茫宏远的气氛所吸引,这就是他技法的高明之处。

微信图片_20170413144656.jpg

《天地玄黄之二》

2、天然漆的探索

随着艺术思想的不断成熟,他深深地意识到要想把北方漆画向前推进,必须使用天然漆。他要打破天然大漆在高寒地区不适用的理论,探索出一套在东北使用天然漆的方法。在他之前,黑龙江几乎没有人完全用天然漆完成大幅面的作品,他的艺术理想和历史责任感驱使他他要填补这项空白,攻克这一难题,为此他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年多的艰辛探索。从荫房的墙体材料对湿度的影响,到什么时间入荫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色漆的鲜艳度,从不同温湿度对不同色相的漆的结膜质量的影响,到不同色漆的干燥速度,从漆层的不同厚度的干燥时间,到不同的稀释剂对漆结膜的影响,从使用刀和笔髹涂干燥的不同,到不同的笔法和刀法对结膜后出现的效果不同,从罩透明漆的厚薄对后期效果的影响,到推光时间的把握,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掌握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忍受大漆过敏带来的极端痛苦,更要忍受一次次的失败的煎熬,每次在清除掉长久不干的漆料,或是打磨掉因入荫时间没有掌握好或是湿度过大而变得灰暗的漆层时,他内心都要忍受焦虑与烦乱,失败的沮丧与成功的喜悦时刻与他相伴。这个过程中,只有乔十光先生那本著名的教材给他以参考,但是黑龙江独特的气候条件,按书上的文字往往难以奏效。但他性格中的坚韧刚毅的品格使他终于独自走完了这段崎岖的路。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一天他有信心要完全使用天然漆来完成大尺寸的作品了,便一口气创作了九幅《天地玄黄》系列大画,参加了几个大展,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他每幅作品的周期都在半年左右,这与天然漆在黑龙江干燥慢有关,更与他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艺术理念有关。他绘制作品的方法和过程非常讲究。他采用分步进行,多层绘制,反复罩染,精推细磨的方法。为避免“变凃法”出现的难以预料性,他吸收了油画的绘制方法和中国画的层层积墨发,每遍颜色都要适当保留一些,避免把先画的颜色全部埋入底层,漆料厚薄相间,形成鲜明的节奏。尤其精彩的是每个局部丰富的小块儿颜色的“形”,看起来像是不经意的偶然为之,实则是以他独特的审美刻意经营的。每个小型都很讲究,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这与文人画要求笔墨具有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审美属性相契合。近看这些形态各异的小形似乎并不是哪一个具象形体的细节,它们只是抽象地组织在一起,互相勾连,互相碰撞,使得画面的每个局部都是一幅生动的抽象画。当退到一定距离时,这些小形又神奇地聚拢在一起,形成一片草地,一带缓坡,一丛矮树,一片热土……这些形象是那样生动鲜活,你能感受到它们真实的存在,可又不是很“具体”,这是一种高境界的“意象”美。他充分尊重大漆的性格,从不妄图人为的改变,尽量把大漆的独特材质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时甚至达到执拗的程度。有些作品在别人看来已经很完美了,可他有自己的标准,继续一遍遍地罩染,一遍遍地打磨,直到满意为止。

肖禹蓁的漆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人面貌,远观他的作品能够明确地感受到画面传达出的大气磅礴、苍茫宏旷、亘古洪荒的意境美,近看肌理丰富,色彩鲜明,关系微妙,华润瑰丽,这正是肖禹蓁作品的风格特点。

《木非木系列之二》.png

《木非木系列之二》

三、对黑龙江漆画的贡献

肖禹蓁运用天然漆创作的作品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得到了画界的认可。他拉开了黑龙江漆画使用天然漆的序幕,为天然漆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了多年来困扰黑龙江漆画家的难题,在这一点上他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现在他正在进行天然漆使用的宣传推广,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漆画家开始使用天然漆进行创作了,这必然会推动黑龙江漆画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个青年画家,他能在短短几年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他的理想和对漆画事业的使命感,使他会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下去,不断拓宽创作题材,不断创新漆画技法。期待着他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出现,期待着黑龙江漆画在未来取得新的成绩。


文章内容由作者本人提供,原文发布于《艺术研究》,经过作者同意,略有删改。


人物志

关注莲福文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