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实物集成电子化交易创新的“红线”
作者:美术报    发布时间:2015-07-22 16:07:42    点击次数:3384

 

人瑞王兰若
人瑞王兰若先生除了早年到上海求学之外,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汕头,工作经历也非常简单。虽然历经磨难,但初衷不改。他是活得开心、活得明白的真正的艺术家,所以,享有105岁高寿。其普及性的教育工作平平淡淡,但是,培养了当代画坛上的许多名家,更重要的是维系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态,促进了汕头美术事业的发展。
  
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王兰若如果像同乡谢海燕和陈大羽那样留在了上海,或去了广州,那么,汕头地区的美术事业就没有持续半个多世纪的辉煌。过去的乡村小学中清华、北大毕业的老师多得很,可是,现在饿死也不回家乡。名牌美院毕业的,漂在北京,宁可有上顿无下顿,也不愿回到当年起步的家乡。
  
关注区域美术发展
只要画得好一点的画家,不是被调到省会城市,就是调到北上广,或者沿海的高校。许多地区的美术事业呈现空壳化的状况,区域性的美术创作水平急剧下降。现实中的文化生态问题,不仅是区域性的灾难,更重要的是阻碍了美术家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画家的成就是依赖于区域文化的滋养,进了城,根脉断了,再想提高则很困难。
  
关键是画
现在是画得好画得差的能够呆在一个地方不动的很少。艺术家不安分是天性,喜欢动,北漂的前驱齐白石就是以成就和地位说明了人挪活,否则,他在湘潭老家终老也不过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芝木匠。话是可两方面来说的。毫无疑问,当年与齐白石一样北漂到京城还有很多人,现在可能连名字都查不到。关键是画,画不行,在哪都不行。
  
画家要有定力
当年,徐悲鸿三次到齐白石家中请其出任艺专教授,后来齐白石也是碍于情面而应允。现在像齐白石这样的画家几乎绝种了,不要说登门三请,某校长、院长的一个电话就能让无数的画家受宠若惊。画家缺少定力,商业化严重侵蚀画家的灵魂,为金钱画画成为终极的目标和追求,而同质化的问题更使当代画家缺少个性。
  
找寻地方名家
过去一些很小的地方都有一些地方名家,有的地方名家所画的画不比城里的那些大画家差,他们甘于寂寞,画自己的画,带几个学生,不闻不问天下时事,自得其乐。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境界,后世推崇的竹林七贤和陶渊明,就是将价值观建立在独特的个性之上。官大官小、钱多钱少,都是虚名,和艺术没有关系。
  
关注留守画家

都进城了。县里的文化馆、乡里的文化站没有专业的画家做辅导工作了,一些本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开始出现了沙漠化。没有人才,说什么发展和繁荣都是虚的。万氏兄弟1941年拍出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时,与迪士尼不分伯仲。可是,现在中国动画与迪士尼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关注莲福文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