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皮道坚:正本清源追远履新——营造向未来敞开的“大漆世界”
发布时间:2014-11-25 11:28:09    点击次数:2149


 与首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之学术主题“大漆世界——材质·方法·精神”的艺术学、美学立场相比较,本届漆艺三年展的学术主题“大漆世界——源·流”似乎更带历史学倾向,仅从字面上理解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首届展览与当下艺术实践关系密切,它强调一种立足东方文化传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自主创造精神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法论思考;而对“源”与“流”的梳理令本届展览更具学科意义,至少会让人感到展览将会是一种漆艺学科意义上的呈现。如此解读当然不无道理,本届展览也确有如此构想,亦即:从漆艺语言的角度,组织各种不同风格、样式的古今中外优秀漆艺创作来向观众展示以天然大漆为物质媒介的东方古老漆艺的“元语言”特质,以及这种特质的现代流变。因为不只对于一般观众和艺术爱好者而言,传统漆艺与现代漆艺都是相当陌生的领域。即便是艺术圈中人,对于漆艺语言的认识也大多不甚了了,乃至对于传统漆艺能否实现其现、当代转换并适用于当代表达颇多疑虑和偏见。“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当代漆艺交流平台,其宗旨不仅是顺应经济与技术全球化的国际潮流使漆艺这一东方传统艺术媒介与方式的当代性呈现更具国际化意义,吸引世界各国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思考。更在于“推动当代漆艺的学科教育,以及漆艺多向度和跨领域产业化发展,让漆艺重回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使新漆艺走向国际艺术舞台”。[1]因此从漆艺的“元语言”也就是漆艺“母语”出发,梳理其漫长的历史流变脉络,尤其是中国漆艺在上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史无前例的两大历史进程即:从民间的工厂、作坊登堂入室进入高校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一门学科和从工艺美术转换成现、当代艺术观念与价值判断的一种表达方式,并以创作实例来呈现这历史流变脉络,具有十分现实的文化意义。相信这样做不仅能让公众重拾淡忘已久的文化记忆,也能唤起当代艺术创造领域中人对漆艺表达之新的可能性的思考。所谓“正本清源”乃是通过对漆艺“元语言”本性特质的认知展开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思考”。而这一追源溯流的过程又是伴随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而展开的,亦即上述之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漆艺两大历史进程的梳理。

 事实上这样一来看似侧重漆艺学科意义呈现的展览早已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与重构包含其中了。

 此处之所谓“建构”系指由回溯漆艺传统、延续传统文脉而自然生长的在地文化的现代性;而“重构”则意味着现、当代漆艺创造对引进的、外来的现代性文化的解构与超越。由是观之,与首届漆艺三年展相比较,本届展览的学术主题与当下艺术实践的关系不只更为紧密,也更为深切与内在。毋宁说本届展览的策展思路乃是首届“大漆世界”展览策展思路的延续与深化。这也正如首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的学术主题“大漆世界——材质、方法、精神”是早前湖北美术馆举办的“造物与空间——中国当代漆艺学术提名展”之学术主题“造物与空间”的深化一样。也就是说,从“造物与空间”之唤起新的文化感觉、营造新的精神空间、提示新的价值观与精神追求;到“材质·方法·精神”之强调“大漆世界”独特的方法论智慧、哲学思考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差异性特质;再到本届展览“大漆世界——源·流”之回溯漆艺传统,“正本清源”,通过对漆艺“元语言”本性特质的认知展开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思考”,是一个连续、渐进的由宏观而微观、由抽象而具体的学术推进过程。在当今这一人心浮燥、见异思迁的时代,能沉心静气、持之有恒地做一件事殊属不易,“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由无到有,一路走来能得到各方的支持与鼓励,能有如今之规模与影响,实令人感慨万端。有幸先后担任这几届当代漆艺展的学术主持或策展人,我对湖北美术馆傅中望馆长立志将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动当代漆艺发展决心和信心深表敬意。


 也许在多数人看来,漆艺乃手工艺,但若将漆艺置于科技万能、物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横行、信息铺天盖地的当代文化大语境下考查,这一认识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其局限性在于它无视了漆艺这一“手工艺”之最能反映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本性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漆艺的创作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创作漆艺作品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交流、涵咏自然、品味人生过程。这是一种良性的极有意义的互动。漆的材质内敛、含蓄,它的质感高贵、典雅,沉静而温和,与其它的艺术媒材及创作方式相比,漆艺的“手工性”更能让人进入冥想的天空,让心灵去除浮躁,寻得安宁,这与中国古人“澄怀观道”的艺文精神一脉相承。作为国际性的当代漆艺交流平台,“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创办伊始即志在营造一个向未来敞开的“大漆世界”。它立足传统,面向未来,追远履新是其永恒的精神追求。而被看作是“手工艺”的漆艺髹饰即是这一精神追求的感知方式与表达方式。换言之,当代漆艺是一种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媒材来进行的当下视觉创造,其中蕴涵丰富的文化思考;它延续传统文脉,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出现的自身而非西方性的“边缘话语”,是传统东方哲学思想的当下视觉呈现。而作为一种东方式的言说、感知方式,从距今七千余年的河姆渡朱漆木碗开始、历时性发展起来的丰富的大漆髹涂技艺,便是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形态。由此形成了本届漆艺三年展的出发点:对漆艺“元语言”本性特质的认知,这也即是本届展览架构的第一部分——“源”的主旨内容。它包括 “楚韵·汉魂”与“母语·流变” 两个单元。

 中国乃大漆髹饰技艺之发祥地,其传统漆艺历经至少七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历代能工巧匠以其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极其丰富的漆工艺技巧,仅明代黄成《髹饰录》所载,中国古代大漆髹饰技艺就有14类一百余种之多。在漆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漆艺的创造代有新意、永无止境,如日月之经天、如江河之行地,终未有竟期。然而漆艺的制作中心却不断兴衰更替,一个中心衰落,另一个中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渐次崛起。而各中心之间的历时性连接与共时性演变自然而然汇聚成漆文化“源流”的洋洋大观,其绵延至今川流不息的重要动力是漆艺潜在的无限可能性,这可能性包括材料性能的发挥、工艺的丰富巧赡与审美眼界的拓展,就潜藏在各地的漆文化“源流”中。本届展览不可能全面呈现古往今来“漆艺”、“漆技”、“漆语”的各类形态,只能在第一单元“楚韵·汉魂”中以湖北漆艺(楚漆器髹饰技艺)、山西漆艺(云雕工艺)、福建漆艺(脱胎工艺)之当今的历史传承为代表,有选择性地展示漆艺“元语言”的某些本性特质,以引发关于当今漆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思考。此处之“楚韵”乃荆楚漆艺古韵,而“汉魂”则不仅是指高峰之时的汉代漆艺,亦泛指与汉代漆艺一脉相承的中华漆艺之华夏精神。山西云雕起源的记载始于宋、元,福州脱胎虽是清未沈氏受匾额启发,但其源头可直溯春秋,其中所包含的漆语言特质皆渊源有自,“汉魂”亦自在其中。作为对以上三类展品补充的是元、明、清至近代古漆器收藏品的展示,这些展品一部分来自民间收藏,另一些则来自本届展览策展团队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历经四个月的学术考察中的意外收获,(这五次考察横跨14个省、23座城市,考察了18所院校,43位艺术家的漆艺工作室,其中还包括各地的文物市场与公、私漆器收藏)我们希望借此丰富观众对中国传统漆艺的认知与想像,并激活我们淡忘的文化记忆。相信对“楚韵·汉魂”这一主题的视觉呈现能让观众自由徜徉于大漆世界的前世今生,尽情领略品味中华传统漆艺的质感魅力与光华。

 “源”的第二单元“母语·流变” 展示各国漆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成果。

 众所周知尽管最早列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目录的是传统的漆艺,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漆艺从民间登入高校殿堂,其实我们缺乏清晰完整的传承转移计划,也未能在自生自灭、濒临消亡的漆艺之“前现代”最差状态时进行抢救性的保护转移。以中国幅员之广、地域差异之大,加之对漆艺之田野考察和“转移”工作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疏离与异化,使人们对漆文化“源流”有了不同的理解与传承,于是有了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基础。这是我们选择中国美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漆艺、漆画专业为我们进行教学现状和成果展示的重要原因。以上几所院校漆艺教学团队的师生们都为展览做了精心的准备,观众将会看到漆艺的“母语·流变”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异彩纷呈局面,作为策展人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在中国漆艺现代化的两大进程中,同属东方漆文化圈的其它国家的漆艺传承是我们可以借鉴的镜子。从华夏发源遍布四方的大漆工艺,自然形成了以东方漆文化圈为主体的“母语”传统,我们邀请日本、韩国开设漆艺专业的高校,如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金泽美术工艺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大学,以展示各国漆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成果,以研究在高校的平台上如何把传统的漆艺“母语”系统转移传承后,又整合成一套可供文化再生、当代设计和艺术创造借鉴的方略。教育是根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是我们设计“母语·流变”这一单元主题的初衷。


 本届展览之第二部分——“流”的主题,意在梳理漆艺的当代脉络,它包括“漆语·中生代”和“纤手·髹饰”两个分展。实际上这两个分展乃是本届双年展的主体部分。从目前已有的国际三年展格局来看,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是仅有的国际漆艺界重要的艺术交流平台,三年展邀请国际漆艺界有代表性的漆艺家参展,使中外漆艺家在三年展中进行漆艺术当代语言的广泛对话。这种交流对话在首届“大漆世界”展览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外漆艺家作品穿插汇聚、济济一堂,作品与作品相互观望比对、人与人对话交流、切磋探讨。本届展览的交流方式则有所不同,强化交流的主题意识与学术性质,如第一部分“源”之“楚韵·汉魂”分展和第二部分之“漆语·中生代”分展,便只有中国漆艺家的作品参展。也就是说本届的三年展之国际性质主要体现为“楚韵·汉魂”与“漆语·中生代”两个分展的中国漆艺的国际性呈现,和“母语·流变”与“纤手·髹饰”两个分展中的中外漆艺交流。

 以“漆语·中生代”为第二部分“流”的学术主题,乃是因为中国漆艺界的40后直至70后出生的“中生代”漆艺家们的创作,汇聚了诸多中国当代漆艺的学术焦点。从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漆画运动以来,“中生代”是中国当代漆艺的创作、研究、教学和交流的中坚力量。事实上进入新时期的中国漆艺界,其每一个学术焦点的背后都有着文化思潮的根源,人们能从每一阶段不同作品中的执着追求与创新精神感受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艺术潮流对漆艺家们艺术观、价值观和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并读出这些“中生代”漆艺家们在欧风美雨等各种思潮与楚韵汉魂等传统文脉、资源的不断交汇激荡中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创作路向和内心深处的 “潜流”。如何使漆艺从唯美的、固步自封的圈子中走出,走向思想的反省和文化的批判,让漆艺从工艺美术转换成当代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这里的关键是媒材演绎背后的思想者素质,它所面对的是往各个可能的方向探索的文化再生。中国当代漆艺的现代性建构就是一个不断地与各种思潮交融、激荡、辨析与梳理的过程。图式语言、材料实验、书写性、意象化,乃至图像的挪用与观念的表达等等,都先后成为中生代漆语所关注的时代性课题。如果说“不可替代性”是我们观察漆语言现代形态的重要切入点,那么面对漆语言观念的现代性我们体察的是作者的知识结构、文化自觉、志趣眼界与人文关怀……,形式与观念并非清晰的二元结构,观念表达的方式或者说艺术的方法论是中生代漆语表达的突破口。对于漆艺来说,材料即是生命线,因而,漆艺的当代性必须是在保证传统用材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材料的美感和作品的当代思想表达必须和谐交融。本单元之主题 “流”的立意,乃从两大现代性进程的角度梳理中国漆艺界中生代艺术实践的历史脉络,从“漆语·中生代”的作品中感受当代漆艺的悠久源流。它所希望揭示的正是漆语言所承载的观念现代性,展出作品包括漆造物、漆空间、漆平面、漆工艺诸多形态,不强调平面、立体、空间概念上的划分,而突出空间形态和立体造型的大漆艺术特色。应该说参展的29位艺术家的120多件作品,既有传统的文化深度,又有当代的思想广度,体现了从“漆母语”出发的发散性思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漆艺的百舸争流景象,是国际漆艺三年展连接当代的一个开端。

 女性漆艺家众多是中外漆艺界共有的现象。漆艺是个极具禅意的造物过程,漆艺工作室尤有一种禅定修行的氛围,经过严谨漆工训练的纤纤素手在此使飘忽不定的灵感慢慢凝聚成形。漫长的髹饰过程尤其适合沉静、淡定、内敛的女性参与,这或许是世界范围沉缅于手工和天然造物的女性艺术家特别多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女性的敏感直觉与情感世界使她们的漆艺表达有着明显不同于男性漆艺表达的艺术特质。

 本届三年展首次策划的“纤手·髹饰”展览,意在为中外女漆艺家提供一个特别的展示空间,观察不同文化背景和秉性迥异的女性,其同样敏感的直觉如何“各美其美”,体会女漆艺家们面对东方与西方、男性与女性、主流与边缘、媒材与精神等诸多问题时的困惑与取舍,感知她们跌荡起伏的情感世界。相信“纤手·髹饰”所聚集的中外女漆艺家们的优秀作品,在展示“美人其美”的各各不同境界时,更能为我们创造冥想的空间,带来清新的哲思气息,让我们感悟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

[1]参见《大漆世界:材质、方法、精神——2010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页。

人物志

关注莲福文化微信